首届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直通车暨2023年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路演——政府搭台产学研“唱戏”,成果转化造福百姓_天天快播
(资料图)
由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指导,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直通车暨2023年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路演”,14日在南京举行。来自省内知名中医药专家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外几十家知名药企前来寻找合作伙伴。
江苏是中医药大省,而且医药教育资源丰富,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都建有“中药学”双一流学科,南京大学建有生命科学学院,东南大学建有医学科技与工程研究院,为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创造优越条件。江苏已初步形成苏州、泰州、无锡、连云港和南京五大“医药板块”,涌现出康缘、扬子江、雷允上等一批中药知名品牌,中医药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为期一天的会议,政府搭台,产学研“唱戏”。多方在会议期间觅商机、找合作伙伴。江苏省中医院科技处处长居文政与华润三九制药研发部门负责人谈得投机。居文政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中药研发工作。“作为临床医生整天忙碌看病,很少有机会接触产业界知名企业,这也让许多好的科研成果束之高阁。”他在会上带来的治疗慢性阻肺的研究成果,引起几家企业的浓厚兴趣。华润三九制药研发部门负责人林智燕表示,过去他们要一家一家医院跑项目、谈合作,而这次一下子就接触到这么多大医院的优势研究成果,其中许多成果大有希望转化为造福患者的产品。
据介绍,目前全省拥有中医医疗机构2845个,中医医院191所,中医实有床位67563张,全省政府办中医类医院床均建筑面积指标达标率达80%。73个市县获得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江苏建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2个和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13个,在全国率先布局建设省中医流派研究院和5个省中医临床医学创新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高地不断涌现。
路演会上,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谢林也是“有备而来”的,带来纤维环缝合器,这是用于椎间盘微创治疗的一种器械,可以循环重复使用。他还带来了院内制剂——葛断定眩汤研究成果。谢林说,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美国每年有30万例该手术。“但研究成果想转换成产品,还需要不少资金投入。今天的路演非常好,为企业、临床医生、学术办搭建了一个平台。目前已经有企业对我们的研究成果感兴趣,愿意进一步洽谈合作。”
江苏省卫健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岷表示,今天的路演活动正是政府搭台、专家出力、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生动实践,也是全省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从无到有、“从0到1”的有效尝试和有力突破,更是就高质量推动江苏中医药振兴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举措。
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胡镜清主任表示,此次活动是中心在与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国家科技成果网深度合作的基础上,第一次以行业名义开出的科技成果直通车,对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和中医药行业,都是一次重大的探索和突破。中医药科技成果直通车系列活动的举办,不仅仅是搭建了中医药科技成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更是从真正意义上推动以市场为导向的科学研究,转变中医药科研人员研究思路,前置市场导向机制,对创新中医药科研模式将产生深远影响,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和走向国际作出重要贡献。下一步,中心将深入总结此次活动经验,在各地持续开展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直通车各站点的系列活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仲崇山通讯员 沈大雷
关键词: